漢陽都城的語音導覽 4_城牆流失區間與仁王山區間
[漢陽都城、流失的道路以及被遺忘的時間] * 行程 : 南池跡−昭德門跡−貞洞道−敦義門跡–杏村洞城廓村–仁王山區間 兩個不同的文明若是相互衝突時,將會毀損接著消失。有些事物,就像風一様,雖然無法看見,確實存在於我們的身旁。文明也是一様,既使從眼前消失但有些東西確實還是存在著,那就是「精神」。漢陽都城的巡城道於歷史之中毀損流失了,不過,在探訪消失的城廓周圍遺跡的同時,還是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精神依舊是存在著的。 這次要探訪的是城牆流失區間與仁王山區間的路。這條路的起點是地下鐵首爾站3號出口,終點是景福宮站2號出口。就算城牆已經消失,但只要抱持的全新的心情與視線來步行的話,將會遇到不可遺忘的東西。現在開始將帶領你前往此道路。 從首爾站3號出口開始往前沿着道路直走到底,右邊有個稱為「南池跡」的石碑。然後往大韓商工會議所大樓的方向過馬路到對面。城牆上的標示板寫著築城於朝鮮太祖5年的漢陽都城舊城牆於2005年復原。據說因為前方有建築物的關係,所以將城牆復原成較低的圍欄。沿着這個城牆往「敦義門跡」的方向步行。 走到路的盡頭,會碰到可以看到高速公路的車道,在那右側的路旁有着「昭德門跡」的石碑。昭德門跡是首爾的西小門,建立於太祖5年,但於1941年被日帝撤走。從那裡往道路的另一側看的話,可以看到平安教會。過了中央日報大樓前面的斑馬線後,往夾在平安教會與慶南銀行中間的那條道路走去。看到「漢陽都城敦義門跡」標示板後,繼續往前走,右手邊是培栽大樓,接著馬上就會遇到旁邊的培栽公園。培栽公園是1885年美國的傳教師阿彭策爾最早介紹西洋文物的新教育與新文化的發祥地「培栽學堂」的遺址。橫跨公園後走到貞洞第一教會前。 貞洞第一教堂是曾任培栽學堂校長的阿彭策爾於1885年成立的韓國第一個基督新教教會。這裡是在1918年韓國最初設置管風琴以及最早舉行西洋式婚禮的教會。同時也是日帝強佔時期,參加獨立運動的梨花女子高中生柳寬順舉行葬禮的教堂。貞洞第一教堂的對面是貞洞劇場,從劇場旁邊的路進去,可以看到德壽宮的重明殿。這裡是1899年所建立的皇室圖書館。高宗於1904年開始也是現在的德壽宮的慶運宮火災之後到1907年強制退位為止一直停留在這裡。而這裡也是1905年締結日韓合併條約的悲運之地。 貞洞路為近代遺產一號地,當下最新的教育機關,外國大使館,輿論機構都集結於此;是外交與文化交流熱絡的中心地。不同文明在相互衝擊及吸收之下,產生了新的價值觀改變了人們進而形成了新的文化。 城牆消失的這個街道上,有著舊城牆回憶的,我想應該就是這棵位於貞洞擁有500年樹齡的槐樹了。這是棵位於貞洞加拿大大使館前,高17公尺、直徑5.16公尺的巨木。據說在2003年要新建加拿大大使館時,因為考慮到這顆樹的樹根而更改了建築設計。貞洞路也是一條可以學習到尊重歷史與生命心境的道路。 走到貞洞路口後,可以看到紅綠燈的對面,以木材搭建的城牆「敦義門跡」。過了敦義門跡,往斜坡上去的話,是江北三星醫院的停車場,而「京橋莊」就位於那入口處。京橋莊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最後的市政廳。這裡是白凡・金九於1949年被暗殺死去為止的3年7個月間所在的場所。於2005年被指定為史蹟第465號,並復原了建築內部樣式。 白凡・金九所著的文章「我的心願」經常喚發著我們的精神。「我希望我的國家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國家。並不是希望成為最富裕的國家。我們的財力只要夠我們過着豐衣足食的生活,而我們的強盛只要可以防止別人的入侵就足夠了。但唯一想擁有的,是不受限制的高等文化力量。因為文化的力量可以使我們自身幸福同時也可以帶給別人幸福。」漢陽都城是我國為了成為美麗的國家所創造出來的文化遺產。必須遵循著這些歷史痕跡去找尋我們所失去的精神。 出了京橋莊,從左邊的路往上走。在首爾市福祉財團大樓的右側,可以看到漢陽都城仁王山頂的標示板。按照標示板走得話,穿越月岩近鄰公園後會看到「歐內斯特•貝賽爾宅地跡」標示板。英國出生的貝賽爾於1940年來到朝鮮同年的7月創辦了大韓每日新報支援抗日言論活動。 走出公園後,持續的是狹窄的住宅區小巷道。走到底後,會看到分岔路,往右方走後馬上轉向左側的路繼續走。出了道路後,可以看到前往仁旺山的社稷公園療癒森林入口。這裡的杏村洞城廓村可以看到城廓的內牆與外牆,先沿著外牆散步也是不錯的。沿着外牆走著會看到暗門,進了暗門就是內牆了,沿着內牆走就可以爬上仁王山。 步行在城牆與樹木並排兩側的路上,接著將腳步沿伸到漢陽都城探訪路的泥路。因為坡道較多會感到疲累,所以不得不小心。沿着城廓外牆往仁王山頂方向走進入到城牆內側。在探訪的同時可以看到周邊的火車岩、裙岩、虎岩等大自然所創造出的岩石。看著被風雨侵蝕成的岩石以及人工切割堆積成的城牆所調和出的山林情趣,越接近山頂越是高昂。從仁王山頂向下俯瞰除了青瓦台景福宮光話門一帶,青雲洞孝子洞的低層住宅區也映入眼簾。綿延不絕向下伸展的城廓,展現的是出自人手的巨大文明及壯大的景觀。 接著,往尹東柱文學館方向走下去。在遇到分岔路後,往彰義門前進。路的途中會出現防止野生動物進出城廓而做的木門,打開門進去後在關起來既可。踏著木頭階梯沿著城廓外牆走下去。城廓外面比裡面更可以清楚的觀看到整體。這樣一想,歷史也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有辦法更加去了解當時所發生的事情。走完木頭階梯就會進入城牆的內側。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就下了山,步行在道路上。過到道路的對面後,看著標示板往彰義門方向走去。馬上就可以遇見尹東柱文學館。 詩人尹東柱雖然僅有過短暫的人生,他仍是韓國人最愛的民族學者之一。他的詩詞紀錄着日帝強佔時期的痛楚。步行在城廓道時,讀著尹東柱所著的「新的道路」,將會帶領著我們進行更深度的步行。 渡過河川進入森林 穿越山頭前往村落 昨天也去 今天也去 我的道路 新的道路 蒲公英綻開 喜鵲飛翔 姑娘路經 微風吹過 我的道路 總是新的 今天也是… 明天也是… 渡過河川進入森林 穿越山頭前往村落 既使是相同的路,如果以全新的心情與視線來步行的話,會覺得韓國的道路總是新的。走出尹東柱文學館後,搭乘巴士在地鐵景福宮站2號出口下車。回到家後,整理今天所走過的道路,夢想着明天要走的路如何呢? |
|